小心幽門螺桿菌使慢性胃炎變?yōu)榘┌Y
來源:信息員 點擊量:3989 時間:2016-10-25
幽門螺桿菌是目前人類感染最為普遍的細菌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全世界約有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。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會造成慢性活動性胃炎,并導致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,發(fā)生異型增生和癌變的機會也增多。那么,幽門螺桿菌是一種什么樣的細菌?應該如何抑制?如何防止慢性胃炎變?yōu)槲赴?
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傳染性疾病 人是唯一傳染源
“前不久國際消化病專家達成共識,將幽門螺桿菌感染定為了一種傳染性疾病,也就是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細菌?!遍L期感染幽門螺桿菌會造成慢性活動性胃炎,并導致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,一旦發(fā)生胃粘膜萎縮和腸化,即便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,發(fā)生胃癌的風險仍較大,所以早檢查、早診斷、早治療是預防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發(fā)展成胃癌的關鍵。
60%的中國人會發(fā)生幽門螺桿菌感染,人是幽門螺桿菌唯一的傳染源,進食不清潔的食物和接吻,都能導致傳染。幽門螺桿菌對人體造成危害,是因為它能產(chǎn)生多種毒力因子,如鞭毛、黏附因子、酯多糖、尿素酶、空泡細胞毒素和細胞毒素相關蛋白,尤其后兩種毒力因子危害最大。
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后,80%的早期患者沒有癥狀,少數(shù)患者即使有癥狀也是一些非特異性表現(xiàn),如食欲不振、早飽、腹部不適等,極易被當作消化性潰瘍或其他胃腸道疾病而被忽視。要想早期發(fā)現(xiàn),對生活在高發(fā)區(qū)、有胃部癥狀或有家族史的人,均應盡早定期進行胃部檢查。首選的檢查方法是胃鏡檢查,也可進行X線鋇餐檢查和幽門螺桿菌檢查。因為醫(yī)生可以通過胃鏡直接觀察到胃黏膜的細微改變,對懷疑有癌變的地方,還可以直接通過胃鏡取一些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學檢查。
病從口入 小心幽門螺桿菌使慢性胃炎變?yōu)榘┌Y
生活中許多人出現(xiàn)中上腹部不適、隱痛、噯氣、反酸、惡心、食欲下降的癥狀,有很大可能是慢性胃炎。嚴重時大便呈黑色、血色,有癌變的風險。
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的發(fā)生有關系,慢性活動性胃炎與胃癌的發(fā)生有一定關聯(lián),在慢性活動性較重的區(qū)域內(nèi)細胞容易發(fā)生早期癌變,應引起警惕。因此,防治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轉變成胃癌的一個可行措施,就是預防和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感染。
那么,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呢?“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和預防胃腸道傳染病一樣,要把住‘病從口入’關?!?只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,盡量吃高溫加熱的熟食,喝開水,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,對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一定效果。同時,幽門螺桿菌導致的慢性胃炎基本不用住院,但是需要通過調養(yǎng)和吃藥,患者應嚴格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進行治療。

